为了落实省委省政府主动创稳工作要求,学校党委制定《兰州大学主动创维行动工作方案》,将主动创稳行动纳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三抓三促”工作中。主动创稳行动开展以来,学校各级党组织闻令而动,统筹谋划,细化方案,狠抓落实。着力防风险、除隐患、保稳定、促发展。“平安校园”工作成效显著,校园稳定态势更加巩固。
讲政治,有信念,铸牢总体国家安全观
学校积极与甘肃省国家安全厅、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反恐特警大队、兰大社区、渭源路派出所、司法所、禁毒办等单位沟通协调,在4月13日专题举办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机关、各学院和附属学校积极组织师生到现场参加活动,先后参加人次1000余人次。“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活动期间,学校邀请甘肃省生态环境厅核安全专家宣讲“辐射安全管理法规体系”。充分利用校内报警柱、交通显示屏等各类平台播放国家安全视频、图片,在校园网发布维护国家安全倡议书,大力营造“全社会共筑社会大安全格局”的浓厚氛围,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国家安全一切为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观念,为加快实现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安全环境提供了坚强思想保障。
严纪律,抓作风,安保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升
为了更好地服务师生,学校对安保队员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期,淘汰了一批年老体弱、责任心不强的队员,安保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组织安保队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开展岗位形象、服务礼仪、文化修养等方面的辅导培训;制定体能训练课程,加强训练强度,提升个人应急反应能力。努力打造一支文明值勤,作风优良,素质过硬,师生满意的安保队伍。
重科技,全覆盖,技术安全防范效果凸显
学校利用维保项目,不断完善技防硬件设施。“主动创稳”以来,清洗校园摄像头2115个,处理各类摄像头离线故障420个,处理位置偏移90个,校内各单位自建监控设施接入学校统一管理平台800余路。责任单位制定周度、月度、季度、年度不同的巡检计划,确保学校监控系统正常运行。
学校配备足够的监控值守人员,轮流值班,实行24小时全天候校园实时监控。本学期监控中心通过实时监控发现嫌疑人4人,配合保安队抓获4人。为我校师生调阅监控382次,找回失物297件,监控中心协助办案5起。为平安校园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细排查,除隐患,消防安全有保障
学校提升消防应急小分队及消控室操作员技能培训和火警处置流程培训频次,各学院开展培训3次;加强防火系统和设备检查,排查整改火灾隐患48处;更换灭火器4820具,维修更换各类消防设施、设备150余件套;组织学院和有关部门师生灭火演练、消防疏散3场。
科学规划,专业指导,校园交通更安全
学校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对榆中校区交通环境进行了治理。在一些路段更换或加装了减速带,减速带色彩醒目,有效提醒驾驶员提前减速,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重新规划了部分交通线路,绘制了地面交通标志和各种交通标识,全新富有创意的斑马线成了校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榆中校区正门十字路口交通无序,存在安全隐患。保卫部主动请教榆中县交管部门,在对方指导下,为环岛出入口两侧、十字路口东北、东南角两侧人行道安装了护栏,规范了交通秩序,师生出行安全得到一定保障。
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有效治理和优化,榆中校区交通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校园周边更加安全整洁。
多宣传,讲合力,校园电信网络诈骗“双下降”
这几年,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极大侵害了师生经济利益,损害了身心健康,更严重影响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如何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在师生中高发势头,保卫部、研工部、学工部紧密协作,出台反诈方案,压实责任,明确要求各学院制定相关办法,全力遏制电信网络诈骗高发势头。
借助多种形式的宣传,切实增强师生防骗意识,提高师生识骗防骗能力。3月以来,在校园电子屏幕轮番滚动反诈标语20多条,警示案例 19例;举办预防电信网络诈骗集中宣传、反诈展板展出5场,发放反诈宣传单1万多份;在校园人群密集区悬挂了反诈横幅,每栋学生宿舍楼张贴了反诈海报;在各相关部门学院反诈主要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微信群,推送反诈知识、案例、警示、常见诈骗套路80余条;要求学院与每位学生签署《兰州大学学生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倡议书》;邀请辖区反诈民警为部分学院师生做反电信网络诈骗讲座15 场;与研工部学工部编印了《兰州大学学生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例汇编》,印制《新生入学安全须知》,包含预防电信网络电信诈骗知识;指导志愿者服务团队开展防范电信诈骗工作;与哈罗单车合作开发了反诈语音提示系统,师生使用单车时都会接收到反诈宣传知识;定制了反诈台卡600多个,在食堂和图书馆摆放。
在全校安保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相关部门和学院的大力配合下,在众多一线辅导员、班主任的辛勤付出下,今年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实现了校园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和涉案金额“双下降”的目标,与去年同期相比,电诈发案率下降 37%,涉案金额下降54 %。